2008.08.17 (Sun.) -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2008_08.17_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上映日期:2008-07-17

類 型:懸疑/驚悚冒險科幻動作

片 長:2時30分

導 演:Christopher Nolan

演 員:【頂尖對決】克里斯汀貝爾、【斷背山】希斯萊傑、【哈力波特】蓋瑞歐德曼

電影院:西門 / 國賓 / 2廳 / 4排 / 1,3號

##CONTINUE##

A man is not afraid of losing anything when he has nothing to his name.

呼~ 這才叫做電影。一看到蝙蝠車, 我就想到多年前李麥克開的霹靂車。(糟糕, 透露出我的年紀。)而且蝙蝠車自動毀滅之前, 居然爆出了蝙蝠重機。(我相信多年前的李麥克一定沒想到霹靂重機這種新潮想法, 不然應該紅到現在吧。)而且我現在突然發現, 中國電影為好萊塢帶來的影響, 是: =.= 蝙蝠重機會後滾翻停車, 夠帥了吧。
比起蜘蛛人, 我覺的蝙蝠俠倒多了許多有可能存在的何理事實。或許現在的科技是無法達到的境界, 但哪一項發明不是如此?先是萌生在人類有可能的幻想之中, 然後實現。oh, 好吧, 或許蜘蛛人的境界也是可達成的事實, 但我想應該在蝙蝠俠之後。
我到後面才發現小丑的頭髮是綠色的耶~ 太帥了。原來小丑也color hair。而且, 我想他不當壞人時, 應該是一個很厲害的storyteller。每次都可以依照不同的人, 編不一樣的 "微笑嘴巴" 故事。(這是否能用一句成語來解釋:皮笑肉不笑。那這樣, 這個世界上應該有很多小丑存在我們的身邊。)
雖然並不是只有爆破和場面浩大的才叫做電影, 可我對於砸下一堆錢所營造出來的空洞浩大劇情一樣沒興趣。一部好的電影, 應該在安排劇情部份, 自有它想表達與訴說的東西。單就類似的電影而言(蜘蛛人和蝙蝠俠), 我本身偏愛後者。除了環環相扣的情節, 以及它一直想要表達 "人性" 的潛在。而前者, 在塑造英雄的光環下, 我似乎很難感受到太多能夠發人省思, 牽動情緒的因素存在。 (嗯, 或許蜘蛛比較小隻, 我比較難感受到。)


電影角色:
布魯斯韋恩 (Bruce Wayne/Batman) - 克利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 飾
韋恩咖啡幕後老闆 - 蝙蝠俠。 我覺的他比第一集帥多了耶~ 而且我發現他的面具沒有鼻孔, 這樣跑起來不會很喘嗎? 韋恩咖啡幕後老闆 - 蝙蝠俠。 我覺的他比第一集帥多了耶~


小丑 (Joker) - 希斯萊傑 (Heath Ledger) 飾
從馬戲團偷跑出來的小丑 - 他實在是一個很出色的角色。雖然演的是壞人, 而且是很可怖的壞人 (可怕又恐怖) 。但是無庸置疑的, 他真的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或許, 美國政府可以考慮請他當危機談判專家。) ps. 我看一堆被人唾棄的壞人要檢討了, 這部戲裡, 小丑吸引住的目光可不輸那位英雄呀。

哈維丹特 (Harvey Dent/Two-Face) - 亞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飾
雙面人地方檢察官 - 那麼有正義感的檢察官, 是怎麼可以突然就變了個樣? 我真的很想知道小丑和他在醫院時,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且醫院炸掉時, 他怎麼沒死呢? 如果瑞秋知道他那隱藏的一面是如此時, 是否還會say yes?


阿福潘尼沃斯管家 (Alfred) - 米高肯恩 (Michael Caine) 飾
忠心耿耿的管家 - 很愛他在演出思考要不要拿信給蝙蝠俠, 以及和蝙蝠俠討論"我早就告訴你"的那二段。其中的默契及幽默都不需要再多說了, 我很希望我能有這樣的一個朋友。


瑞秋道斯 (Rachel Dawes) - 瑪姬賈倫荷 (Maggie Gyllenhaal) 飾
食言而肥只為了紅杏出牆的女朋友 - 嗯, 好啦, 其實她不是 。但我還是不清楚, 那她到底是為了什麼離開蝙蝠俠? 而且很難得居然可以看到女主角就這樣死掉?



吉姆戈登 (Gordon) - 蓋瑞歐德曼 (Gary Oldman) 飾
裝死的警察 - 厚~~ 又被耍了。怎麼現在的電影老愛演戲中戲呀? 很愛演伏筆嗎? 要是拿筆來表演伏地挺身的話, 有人要看嗎? =..= 那為什麼老愛有伏筆.. 厚.......



盧修福克斯 (Lucius Fox) - 摩根費里曼 (Morgan Freeman) 飾
想要辭職不幹的假員工 - 怎麼又是他, 怎麼又是他? 我不是討厭啦, 只是處處有他的蹤跡實在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不過他的演技真的很好耶~


很喜歡的一幕:
假蝙蝠俠: 我和你有什麼不一樣。 蝙蝠俠: 我沒有穿上曲棍球防護衣。
(每個人自有想完成的夢想, 但那不代表我們穿上蜘蛛人的衣服就會變成蜘蛛人。)

小丑告訴蝙蝠俠: 你沒有可以要脅我的東西。(他不在乎, 且毫無畏懼。)

小丑將成堆的美金放火燒個精光, 他在乎的不是別人在乎的錢。我是否可以說, 他有自己想要證明的東西。

當瑞秋誤會蝙蝠俠不願站出來承認, 而使布萊恩身陷危險時, 令我心酸。我們對自己在乎與深愛的人, 有著多少的信任? 或者是說, 我們清不清楚, 自己心裡真正在乎的, 到底是誰? 當你知道

當小丑步出醫院時, 他身穿護理人員的衣服。回頭看看沒炸光的醫院, 再不耐煩的按按手中的遙控器。當醫院應聲而塌時, 他驚訝且興奮。
(小丑對我而言, 真的是個很耐人尋味的角色, 我想, 就像我常常想讀犯罪心理學的情緒一樣。在我們所謂 "正常人" 的社會下, 其實很多人的行為都被社會論理道德規範約束著。可很多時候, 他們並不快樂。在乎著別人的眼光, 評論著自己的表現, 羨慕別人的成就, 卻又努力說服自己的現況是可接受的。如果突然有一天, 他們不再, 或者不受規範時呢?)

人質被戴上了小丑面具, 手裡被膠帶黏著槍, 指著扮成人質的壞人, 差點被警察誤殺。而局長完全不聽蝙蝠俠的推理, 差點把所有的人質都當成壞人槍殺。

在船上, 當警察將搖控器交給重刑犯時, 所有的立場都不再一樣了。我們所看的正義與邪惡, 都不是如表象所見。對我而言, 那是非常好笑的一幕。我恥笑我們自己的人生, 與我們自認所擁有的正義感。
(我在想, 他們若按下遙控器的話, 炸的會不會是自己的船? 畢竟那個小丑腦袋怪怪的。但若真如此時, 另一艘船上存活的人會怎麼想? 是慶幸自己的仁慈? 還是恥笑別人的自私?)

當丹特摔下樓之後, 局長和蝙蝠俠在討論由誰來承擔應有的責任時。蝙蝠俠把他的臉轉向完好的一面, 然後說由他來承擔。 蝙蝠俠說: 市民想要什麼, 我給他們什麼。他們需要對世界有美好的希望, 就讓我們給他們希望。我不在乎讓我擔上所有的罪惡。
(我記得阿肯有一首歌叫做 "Sorry, blame it on me" 在我們放棄與人爭辯的無力感, 深深的盤踞我心。事實是什麼似乎並不重要, 就讓人們相信他們所想相信的事物。這個道理, 完完全全符合而且適用在相互誤會的人身上。我們眼前的一切, 是否只是別人給的假象?)


自言自語:
I told you so.
有很多事情, 是我們早就能預料到結果的, 但仍還是執意孤行。做決定的依據, 在於你選擇了什麼。
A man is not afraid of losing anything when he has nothing to his name.
一無所有的人, 毫無畏懼。當我面對人生的困境時, 我也時常告訴自己 : 只能往前看, 因為我沒有後路可退。
曾經聽某個人說過,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心情黑暗了很多天。而我, 目前為止還無法決定是否讓心情受到影響, 並且深思這部電影所訴求的暗喻。 (我的決定是再看一次, 再決定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裡面的很多角色, 我都很喜歡, 也都很能引起我注意的興趣 : 忠心耿耿的管家阿福, 完全支持的研發福克斯, 正義與邪惡並存的雙面人, 努力憂慮的局長, 聰明卻脫線不按牌理出牌的小丑, 甚至於是船上將搖控器丟下船的重刑犯。
以上, 全是一個一看完電影馬上就忘記演了什麼的人, 對於個人所僅存的記憶和自身的感觸。

(以下資訊源自Yahoo!奇摩電影網)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531

【黑暗騎士】由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飾演蝙蝠俠(本名布魯斯韋恩)的男主角克利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再度聯手打造全新的蝙蝠俠系列。
蝙蝠俠全力打擊犯罪活動,這次加上正義警官吉姆戈登和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的鼎力相助,蝙蝠俠蓄勢待發剷除危害高譚市的犯罪組織。蝙蝠俠與兩位官方人物的合作雖然更具優勢,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成為敵人鎖定的目標,此人便是高譚市居民聞之喪膽的「小丑」(Joker),正是勢力漸大的犯罪組織首領。他在高譚市掀起一片混亂,使得替天行道的除惡英雄蝙蝠俠再次出擊。
本片的演員陣容堅強,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斷背山】)飾演「小丑」這個邪惡的壞蛋角色;亞倫艾克哈特(Aaron Eckhart,【料理絕配】)飾演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瑪姬賈倫荷(Maggie Gyllenhaal,【口白人生】)飾演蕾秋道斯;【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已現身的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哈利波特】系列)飾演警官吉姆戈登;奧斯卡獎得主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心塵往事】)飾演老管家阿福潘尼沃斯;以及奧斯卡獎得主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登峰造擊】)飾演盧修福克斯。
【黑暗騎士】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 Legendary 影片公司出品,Syncopy 影片公司製作,是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最新電影作品。克里斯多夫諾蘭多才多藝,除了擔任導演,也參與這部電影的其他創意和製作工作。編劇是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與導演本人;故事構想是大衛葛爾(David S. Goyer)與導演本人。製作人是查爾斯羅文(Charles Roven)、艾瑪湯瑪斯(Emma Thomas)與導演本人;執行製作是凱文德拉諾(Kevin De La Noy)、班傑明梅爾尼克(Benjamin Melniker)、邁可奧斯蘭(Michael Uslan)與湯瑪斯塔爾(Thomas Tull)。影片中的人物原型來自DC漫畫,蝙蝠俠系列的創作者則是鮑伯凱恩(Bob Kane)。
幕後創意團隊人才雲集,包括兩度獲奧斯卡獎提名的攝影指導華利費斯特(Wally Pfister,【頂尖對決】、【蝙蝠俠:開戰時刻】);奧斯卡獎提名的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Nathan Crowley,【頂尖對決】);奧斯卡獎提名的剪輯師李史密斯(Lee Smith,【怒海爭鋒:極地征伐】);奧斯卡獎得主的服裝設計師琳迪罕明(Lindy Hemming,【酣歌唱戲】);以及電影配樂師是獲奧斯卡獎提名多次的奧斯卡獎得主漢斯季默(Hans Zimmer,【獅子王】、【神鬼戰士】)與七度獲奧斯卡獎提名的詹姆斯紐頓霍華(James Newton Howard,【全面反擊】、【絕命追殺令】),兩人之前就合作過【蝙蝠俠:開戰時刻】。
這次的【黑暗騎士】中,有六個段落是使用 IMAX 攝影機拍製而成,包括影片開場的6分鐘。這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商業大片選擇性地在部份段落使用IMAX 攝影機拍製,革命性地結合一般和 IMAX 兩種電影格式。 The IMAX Experience® 會在 IMAX DMR 戲院上映;另外,使用 IMAX 攝影機、以 15/70mm 底片拍製而成的場景可垂直擴至整個 IMAX 螢幕,甚至可產生八層樓高的效果,使觀眾得以享受刺激逼真的觀影體驗。
【黑暗騎士】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負責全球發行,戲院上映有一般和 IMAX 格式。

1 comment: